在日前舉行的棉花機采作業觀摩暨全程機械化推進活動上,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棉麻類收獲機械創新團隊展示了兩種新型棉花生產機械化裝備,據介紹,棉花智能打頂機填補了我國棉花機械打頂技術的空白,而另一種采棉機則打破了國外對相關技術的壟斷。
打頂是棉花生產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環節,目前主要依賴人工完成,由于打頂過程時間緊、氣溫高、勞動強度大,一定程度上影響棉花生產。針對棉花機械化打頂的迫切需求,該團隊研制的3MD-3型棉花智能打頂機采用激光檢測、圖像識別傳感器,結合伺服控制的垂直切割升降系統,可實現在田間復雜條件下對棉花頂端位置的精準檢測及精準打頂,作業效率達9畝/小時-12畝/小時,大大減少了人工投入,提高了勞動效率。據介紹,3MD-3型棉花智能打頂機作業效率為人工的30倍。
3MD-3型棉花智能打頂機。中國農科院供圖
另外一種4MZ-3型刷輥式采棉機,采用高頻柔性沖刷方式進行采摘,可有效減少枝桿斷裂,降低采摘過程中對籽棉纖維的拉扯損傷;結合機載籽棉預處理技術實現枝桿、鈴殼等重雜及碎葉的清理。相較于1.8元/公斤-2.5元/公斤的人工采棉費用,機采棉僅需0.5元/公斤,且每臺機器每天可采收100畝-120畝,采凈率達97%以上。
4MZ-3型刷輥式采棉機作業后效果。中國農科院供圖
據團隊首席研究員石磊介紹,結合我國棉花生產條件研發的兩款新型棉花生產機械化裝備,有著整機機構簡潔、生產成本低、固定資產投資少、適應性廣、經濟效益高、售后服務便捷等優勢。在棉花機械打頂作業上,填補了技術空白;在棉花機械收獲上,隨著穩定性和可靠性的提升,刷輥式采棉機打破了進口采棉機技術對我國的壟斷地位,提升了我國棉花收獲機械競爭力,對實現黃河、長江流域棉花種植恢復性發展,促進我國農機裝備的自主創新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來源:新京報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